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羽毛球 > 文章
   
现在打羽毛球=打开病毒进入人体通道
[发布时间] 2020年01月30日 14:20:02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现在打羽毛球=打开病毒进入人体通道


当前全国正处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关键时期,全国各行各业都为了最后的胜利而坚持,而在羽毛球圈,小编近几日在微信群里看到有部分地区为了防范病毒,强制将羽毛球馆闭馆,不允许球友进行羽毛球运动,甚至有不少球友戴着口罩在坚持打羽毛球,最终无奈也只能暂时忍痛割爱。
小编对此举双手赞成,因为打羽毛球本身就会引发人群聚集,可能会带来病毒的交叉感染。有球友的疑问在于,打羽毛球不就是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力吗?其实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高强度运动后会形成3-72小时「开窗期」,让身体为病毒打开防线,同样,也有「J型曲线」理论,意味着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会伴随运动强度、容量一路飙升。
2003年当全国还在SARS阴影笼罩下,「1天6万人爬白云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式主义案例。加强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线需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但短线盲目剧烈运动并不可取。
疫情警报已经拉响,但突击健身防病毒可能适得其反。
 
 
 

研究已证明,因为高强度运动后的人体亏空,免疫系统抑制、能源耗竭、心理应激,是主要的三大因素。
首先,对抗呼吸道感染第一道防线的IgA免疫球蛋白,在单车教练为代表的群体中,极易被抑制。原因在于长时间耐力、强化训练,会短期抑制免疫系统。而IgA瞬时降低70%,是部分高功率有氧运动实验后的发现。
基于运动疲劳的能源衰竭学说,也意味着HIIT健身后,会出现机能低谷。以三磷酸腺苷ATP为代表的能源物质骤减,除了让人觉得累,更会让抗体细胞出现短暂「疲乏」。
 

甚至说,以心率排名为代表的有氧运动,极易形成的心理应激,往往也是短期抑制免疫的因素。比如,易焦虑、体能弱势的人群,更容易在竞争环境下,诱发免疫抑制。
从较为典型的三大科学成因来看,突击健身后,身体短暂的「关闭防御」,或将使病毒乘虚而入。
因此,在特殊时期,健身也不再简单。值得提倡的是,更多健身场馆将消毒、排气通风作为第一位,在此之外,适时调整运动强度,不能被忽视。
而更重要的依旧在于:强身健体,不在于一时。钟南山面对媒体采访时,就多次提出「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
疫情来临,运动防病毒兴起
「强身健体」,从来都是大规模疾病爆发后提倡的。
新型冠状病毒的扩散,让更多人揪心。而「加强锻炼」的口号,继SARS风波、甲流后,再度被提起。换句话说,健身被看作疾病的特效药。
 

■ 《SRAS健身潮中的热与冷》
《SRAS健身潮中的热与冷》这篇于2003年发出的文章,描述了非典而引发的全民健身潮。一个由外力引发的运动心态,让羽毛球、跳绳等健身器材销售涨幅超40%,遇到了如今N95口罩的脱销情况。
但是,在「强身健体防非典」口号下,也出现了「功利健身」的现象。一天6万人爬白云山,日均40多个单位上山,发生在SRAS阴影笼罩的2003年,同样,以「抗非典」为主题的高校户外运动竞赛,成为热潮。
毫无疑问,健身有利健康。但是,当病毒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突击健身,不是个好主意。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突击性的高强度、长时间运动,不但使身体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甚至将敞开防线。
 
为了发展羽毛球运动员的非乳酸性无氧代谢能力,在训练时,不宜采用高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训练手段,而应采用高强度、短时间、并伴有不同间歇时间的连续运动形式,这有利于促进运动员的非乳酸性无氧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的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羽毛球比赛后的血乳酸值不高,主要是来自高能磷酸化合物(CP 、ATP)。羽毛球和慢跑虽然都属于有氧运动,但对心率的推升效果却不同。心率必须通过不停的运动慢慢提升,如中间有停止,那么心率就会下降,前面运动的努力也就没了。
 
 
    相关新闻
  ·羽坛传奇林丹现身香港,与贝克汉姆出席活动  
  ·13个羽毛球冠军,安置单位曝光  
  ·浙江省羽毛球协会选举出新主席  
  ·广州市羽毛球系列大赛大中小学校赛落幕  
  ·羽毛球想杀爆全场,注意这个手腕细节!  
  推荐新闻
         
  · 5位史上最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  
  · 羽毛球二级运动员标准  
  · 羽毛球拍3u4u5u有什么区别?  
  · 安赛龙宣布退出丹麦国家队,  
  · 羽球比赛的红黄卡又代表甚麽  
  · 羽毛球最新世界排名出炉!陈  
  · 羽毛球拍G4和G5,应该如何选择  
  · 国羽两场内战,男单无缘八强  
  · 媒体:尼克斯备选有贝基-哈蒙  
  · 重回国羽!蔡赟新职务曝光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3755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