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 球队 积分
  当前位置:主页 > 竞技中国 > 乒乓球 > 文章
   
未来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4日 09:43:02 [新闻来源] 未知 [阅读数]
 
  未来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1年临近尾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各国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举办了东京奥运会、休斯敦世乒赛、新加坡WTT世界杯决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为球迷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乒乓盛宴。

大赛落幕,便成为无法更改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这三次大赛男子选手的赛果来看,我们可以窥见未来若干年乒乓技术的发展趋势。

东京奥运会四强:马龙、樊振东、奥恰洛夫、林昀儒

休斯敦世乒赛四强:樊振东、莫雷高德、波尔、梁靖崑

WTT世界杯决赛四强:樊振东、张本智和、雨果、王楚钦

一、“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依然没有过时,但是权重有所变化

在三次大赛中登顶的马龙、樊振东已然是超越众多乒乓选手的单独一档的存在。哪怕是放眼整个东京奥运会周期,不论是国际大赛还是更难打的国内大赛,只要龙胖二人参赛,冠军几乎从未旁落第三人之手。

而这二人就是对“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两人的打法技术风格迥异,但是万法归宗,还是能归结到这句话上来。

在三次大赛之前,我认为这句话的三个要点的权重为: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比重约为4:4:2。在看过三次大赛之后,我认为三个要点的权重应该调整为: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比重约为4:3:3。

除去龙胖之外的四强,其实都属于特长突出但有明显漏洞的(当然,这个所谓的明显漏洞是针对顶尖运动员而言的,而且也只有顶尖运动员才能抓到并放大这个漏洞)。比如:奥恰洛夫和雨果,还有梁靖崑,都是中远台两面相持能力超强,但是小球技术相对粗糙的类型;林昀儒和张本智和都是近台衔接速度超快,但是正手杀伤力不足的类型;其余几位大家可以自行归类,不再赘述。

“特长突出”帮助他们跻身四强的行列,“明显漏洞”却让他们无法登顶,甚至会被水平相当的选手深入研究后,制定针对性的战术挤掉原本属于自己的四强位子。于是就出现了三次大赛,“铁打的冠亚军,流水的四强”的有趣现象。

因此,唯有“技术全面”才能保证自己能有足够多的空间去进行战术调整,有做选择的主动权。在特长领域我不占优,但是我的特短比你的特短长很多,那么我尽管也难受,但是你比我更难受,我一样还是能赢你。

最佳的印证例子,就是休斯敦世乒赛1/4决赛,梁靖崑VS雨果那场比赛的惊天大逆转。其实简单来说,前三局就是特长VS特长,两面相持梁靖崑没怼赢;后四局调整战术,变成特短VS特短,尽管梁靖崑的小球不算顶尖,但还是比雨果的小球好很多,尤其是处理正手位短球的漏洞太明显了,局面一下子反转了。

“技术全面”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球改大且改变材质后,击球的绝对质量下降,压缩了特长型球员的生存空间。比如国乒前段时间备受瞩目的“黑马”周启豪,其实也是特长型球员(单板质量爆发力超强,但是连续性较差),在跟波尔的比赛中,只要起手的第一板冲不死波尔,进入相持段周启豪就被死死的压制住。

二、反手体系对抗依然是主流

这点我觉得无需多言了,看看开头的名单,除了马龙和莫雷高德是正手体系为主的球员,其余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反手怪”。

马龙的反手虽然并不以杀伤力著称,但是他的衔接速度、落点精度、节奏变化还有大家最喜欢的侧切绝技,让他在与一众“反手怪”的反手体系对抗中并不落下风。莫雷高德的反手弹击也是相当有特点的,动作小而隐蔽,线路打得很开,还是有不错的杀伤力的,并能为自己正手进攻创造机会。

由此可以预见,反手体系的强强对抗依然会是贯穿整个巴黎周期的主旋律。

三、拧拉技术跌落神坛以及下旋球体系的回归

自从王皓、张继科将拧拉技术完善至巅峰并与反手体系完美融合后,拧拉技术一度成为接发球技术的“神技”,“霸王拧”几乎成为了网络热词。新一代球员包括众多球友,都将拧拉视为上旋球体系的核心技术,拧拉从专业层面向业余层面迅速普及。

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拧拉技术的“红利期”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今的乒乓球专业球员,对于拧拉技术已经完全掌握也已完全熟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对付拧拉的方法和套路。拧拉,从一代“神技”褪去了光环,降格为众多接发球“武器库”的备选项之一。

从三次大赛的比赛进程来看,哪怕在顶尖选手的领域,以摆短/劈长+抢冲下旋球为主要接发球+抢攻手段的下旋球体系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马龙和樊振东之所以能够牢牢占据大赛的金字塔顶端,与他们更为丰富、多变、细腻的下旋球体系是分不开的。有了下旋球体系作为补充,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比赛的局面,做到“想打控制就打控制,想打相持就打相持”。比如在WTT世界杯决赛中,樊振东主动劈长的得分甚至与拧拉上手进攻得分的效率相差无几。

可以大胆猜想,今后“技术全面”的涵义将会进一步拓展延伸,下一位笑傲乒坛的乒乓王者必然是将上旋球体系与下旋球体系融汇贯通的“一代宗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四、正手强才是真的强

尽管在40+新材料球时代,专业领域更强调“速度”这个要素,因此动作更为紧凑、衔接更为紧密、击球点更为靠前的反手体系往往更受新生代球员的重视。张本智和、林昀儒、王楚钦三位“00后”球员出色的反手体系,是他们能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站上大赛舞台的基础。

然而,“成也反手,败也反手”,反手的“速度”体现的主要是一种节奏上的相对的“快”,在击球的绝对速度上,依然是正手更强。这是由人体结构所决定的,正手比反手拥有更大范围的发力空间和发力上限。(当然,向格林卡那种献祭了正手进攻力的暴力反手奇葩打法,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绝响……)

想在大赛登顶,仅靠反手积累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够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强大正手。休斯敦世乒赛半决赛,波尔VS莫雷高德,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将如何撕破“越老越妖”的波尔大叔固若金汤的防线?即使波尔是带伤上阵,但综合实力依旧高出莫雷高德一筹,赛前笔者也如大多数人一样看好波尔能够胜出。

然而这一场精彩的7局大战当中,莫雷高德那一板接一板看似蛮不讲理的高质量正手抢冲,越打越放松,越打越有数,最终再一次上演了一出“以点破面”的好戏。那一刻我不禁想到十年前,2011鹿特丹世乒赛,也是初出茅庐的张继科,也是在半决赛对阵波尔,也是靠着更加强大的正手完全压制了波尔。

之后,张继科还在央视的采访中专门对这场比赛进行了讲解,他有一段讲解令我记忆犹新:“只有正手好,反手才能好,因为正手在场上(大范围跑动)调动(自己)的能力还是要强于反手。反手好的人,往往比较慢热,调动自己会比较慢。”这是史上“最快大满贯”对于正手的独到见解,如今十年光阴已过,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是的,也许年轻一些的球迷只知道“霸王拧”是张继科的代名词,大众也往往认为张继科是反手强于正手,但以反手体系见长的张继科依然十分强调正手的重要性,强调步法尤其是大范围跑动全台正手进攻能力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众多“反手怪”与“大满贯”球员之间对于乒乓球理解的差距。

马龙、樊振东能够在三次大赛中登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正手足够强,强到足以拉穿任何对手的防线!

我相信,在新的奥运周期里,会有更多优秀的正手体系球员不断涌现。反手体系是登上大赛赛场的台阶,正手体系才是握住最高荣光的权杖!

 
 
    相关新闻
  ·乒乓球步法练习,最关键的是意识!  
  ·乒乓球三大赛哪个含金量高?  
  ·WTT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今日开打  
  ·中国乒乓球喜讯:刘国梁弟子包揽全部5冠  
  ·乒乓球奥运亚军录制综艺时出意外  
  推荐新闻
         
  · 广东乒乓球小将周启豪  
  · 2019中国乒乓球公开赛赛程  
  · 2019乒乓球世锦赛中国队完整名  
  · 2020女子、男子乒乓球世界杯赛  
  · 乒乓球世界冠军数量排名  
  · 2019年12月乒乓球男单世界排名  
  · 中国乒乓球退役运动员姚俊羽  
  · 媒体:2019乒乓球澳公赛好戏连  
  · 2020年重要乒乓球赛事汇总  
  · 从小接触乒乓球的王曼昱,不  
         


Copyright@1991-2026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体育日报 ※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39505号 联系邮箱:460086050@qq.com